博客年龄:16年8个月
访问:?
文章:173篇

个人描述

身体发肤,受之父母,不敢毁伤,孝之始也。立身行道,扬名于后世,以显父母,孝之终也。网络笔名:Ali, Alilong注:版板归搜狐汽车和本人所有,转载请注明源自搜狐汽车博客。

汽车业有3件事要办

2010-12-18 12:24 阅读(?)评论(0)

我的博客说来说去主要只是在说3件事。

 

第一件,拜托,不要再抄了。以前抄,我们是没有办法,现在已经根本无此必要。我较为深刻地了解国内外汽车设计的资源,就算你组织不起来一流的资源,二流的资源也足以做体面的开发。抄袭对于企业品牌和企业精神无疑都毫无帮助,对业务也只是近期看起来有帮助。看看我们身边的手机行业吧。诺基亚差不多把中国的自主品牌清理干净了。而它自己眼看着要被苹果打败了。象诺基亚那样经营尚且有这样那样的危机,一味裹足不前的抄袭哪里有什么出路?我不能说自主品牌没有进步,只是这进步还可以更大。你说被逼无奈转型成功好呢?还是主动转型成功好呢?主动者应该可以占上一些先机。难道还没有到被逼无奈的时候吗?从中国人对房价的忍受程度来看,中国人抗压的能力还真强。看来中国房地产迟早有一批人要跳楼了,你也想跳吗?

 

第二件,产能,不要吵了,自主品牌的产能远远不足。这几年汽车卖得这么火,跟自主品牌有些关系,但是要看清楚自己,主要还是人家的市场和腰包更热闹。销量如此高的情况下,还在压缩产能,实在是令人感到不安。试问,将来美系日系韩系的几百万销量如果转到自主品牌上来,我们根本都生产不出来了。中国的消费者还真应该教育,眼看着人家打上门来了,我们还在拼命地买人家的东西。(呵呵,同仁见谅,我借题发挥,要是不喜欢赶快劝劝他们撤兵吧。城门失火,殃及池鱼。)产能与市场有时是互为因果的,产量越小,成本可能越高,质量也可能越差。自主品牌几大家的产能不到2000万,就不要怕产能过剩的问题了。产能再过剩,也没什么好怕的,比房地产空置要好多了。而且总是会被人整合利用的。搞了那么大的产能,车子怎么卖得掉?把这个问题交给研发人员和营销人员。还有就是意外的机遇。要是不小心朝鲜半岛打起来,总量虽然可能下降,自主品牌的总量反倒可能上升了。肯定打不到中国本土来,你看美日韩现在都吓成啥样了?是我们自己胆子小,把自己吓了一跳。就好象两个胆子小的人,互相惊吓了。胆子更小的人,却一个劲儿地在安抚另外一个吓着的。所以,怎么可能打到中国本土来呢?这个基本认识汽车业的同仁们还是要有的。所以,捍卫国家尊严的自主品牌们,是最不怕打架的。倒是要劝一劝美日韩的车企以及同仁们,在中国的投资是不是可以缓一缓?这也是当年丰田犹豫再三再三犹豫的原因所在,它的政治觉悟还是挺高的。谁要再说汽车跟政治无关,真的是太天真了。

 

第三件,电动车。在电动车上,我算是比较激进的,我甚至不愿意等它成熟了再大力推进,现在就是好机会。如果说这世界上有哪种产品可以不那么完美就上市,电动车算一个。Iphone4上市时不也是带着点小缺点吗?据说信号不好。发展电动车的战略价值远远高于我们斤斤计较的那些蝇头小利。我相信,人家只是没有找到一个好的切入点,而不要一味强调所谓的社会配套问题。电动车的问题主要要靠车企来解决,寄希望于电力等等部门那只能是缘木求鱼。也不排斥油电混合,既然油电混合都不排斥,我找不到理由去排斥气电混和。总之,发展电动车,要拿出拼命三郎的劲头来。如果整个行业都能在找出路上多下功夫,相信很快会取得突破。对于石油的依赖,是悬在中国人头上的利剑,让人寝食难安。换到煤炭、天然气和太阳能其它能源上来,总有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。也就是说,即使问题同样严重,我们赢得了时间和空间。

 

如果想扩展开来,就找一找我的“汽车大势”文章看一看吧。跌跌撞撞碰到了中国汽车的大时代,希望共同努力,让世人看一看中国汽车的崛起和精彩,希望在书写这段历史时,抄袭这一段写得越少越好!其它部分,越波澜壮阔越好!

 

Alilong于上海 2010年12月18日

    

  最后修改于 2010-12-19 10:51    阅读(?)评论(0)
作者已禁止网友对该文进行评论